近日,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:2025年7月8日,我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。截至7月15日,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,均为轻症病例。
针对国内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,结合夏季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显著增加,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布了健康提示,提醒公众需重点防范经伊蚊传播的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。

基孔肯雅热(Chikungunya fever)是由基孔肯雅病毒(Chikungunya virus, CHIKV)引起、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
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,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,1952-1953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分离,随后在非洲和亚洲地区引起多起暴发流行事件。
2008年,我国发现首例来自斯里兰卡的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,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了我国首起基孔肯雅热社区暴发。基孔肯雅热在我国属于输入性传染病,以零星输入为主,尚未形成流行,因此我国居民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,一旦蚊媒密度较高则极有可能发生该病的流行或暴发。
2010-2019年中国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数
登革热(Dengue fever,DF)是由登革病毒(Dengue virus,DENV)引起,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规定的乙类传染病。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,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。
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、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,累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我国虽尚未形成稳定的登革热本地传播疫源地,但输入性病例常年可见。广东、云南、福建、浙江、广西、海南等多个省份曾多次发生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,夏秋季高发,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,以青壮年为主。
2010-2024年中国登革热病例报告数
注:不含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病例
基孔肯雅热: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、皮疹、肌肉和关节疼痛,发热持续1-7天,部分患者会有持续6个月甚至更长的慢性多发性关节炎,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。
登革热: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、全身疼痛、皮疹、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,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,甚至死亡。
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相同、临床症状相似,均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的关键。
●《登革热诊疗方案(2024年版)》
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,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。
●《WS/T 590—2018 基孔肯雅热诊断》
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,急性期血清标本检测到基孔肯雅病毒核酸可确诊。
K8凯发国际基因深耕虫媒传染病核酸检测领域多年,在历次新发和突发传染病防控中均有突出贡献,在国内获批上市了首款登革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注册证编号:国械注准20193402010)。
灵敏度高:检测灵敏度可达14.7 TCID50/mL,减小漏检风险。
操作简便:可提供单管单人份专利包装,无需配液,加样即检。
内标质控:内标监控实验室检测全程,减少假阴性结果的报告。
型别覆盖:检测靶标覆盖I、II、III、IV四种血清型,避免漏检。
K8凯发国际基因旗下子公司K8凯发国际生物现已研制推出了“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PCR-荧光探针法)”,可助力疾控、海关等公共卫生机构精准防控疫情。
精准快速: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PCR技术,检测精准快速,结果可靠。
灵敏度高:检测灵敏度可达200 copies/mL,减小漏检风险。
适配机型广:适配ABI 7500、ABI Q5、Roche LC480、AGS4800、SLAN-96S等市面上主流荧光定量PCR仪。
货号 |
产品名称 |
DK0115M |
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PCR-荧光探针法) |
DA0312 |
登革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PCR-荧光探针法) |
DK0505M |
登革病毒Ⅰ型/Ⅱ型/Ⅲ型/Ⅳ型四重核酸检测试剂盒(PCR-荧光探针法) |
DK3165M |
寨卡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PCR-荧光探针法) |
DK3175M |
寨卡、登革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PCR-荧光探针法) |
DK0974M |
出血热10种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(PCR-荧光探针法) (登革病毒,寨卡病毒,基孔肯雅病毒,黄热病毒,拉沙热,乙型脑炎,西尼罗病毒,裂谷热,疟原虫,森林脑炎病毒) |
DK3365M |
蚊传病原7种核酸检测试剂盒(PCR-荧光探针法) (登革病毒、乙型脑炎病毒、黄热病毒、西尼罗病毒、寨卡病毒、基孔肯雅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 |